The company’s industry-leading product is the T.Radar Pro range of lightweight, high-performance C-UAS AESA (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radars. These offer customers a 5km micro drone (RCS 0.01m2) detection capability from a unit which weighs just 15.6 kg and which can fit in airline hand-luggage. It requires only one person to transport, install and operate […]
Taiwan is courting investors to help it establish its ow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provider, inspired by the role Elon Musk’s Starlink has played in the war in Ukraine, as Taipei boosts efforts to fortify itself against a potential assault from China. Taiwan is in preliminary talks with severa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to raise funds for […]
Tron Future’s space observation technology is at the forefront of Taiwan’s fledgling space industry, which is poised to dip a toe in the Emirati marketplace, hoping to secure a place in the kingdom’s space programmes. Taking its first bow at the IDEX defence fair in Abu Dhabi in February 2023, Taiwan’s Tron Future Tech is […]
由鴻海領頭的MIH電動車聯盟自近年來備受關注,而其新成立的全球通信研擬小組(Global Connectivity Interest Group)將由創未來科技王毓駒執行長從本月底起擔任聯合主席(Co-chair)。 隨著電動車逐漸走向軟體化,各項連網應用將會在未來的電動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如何在高度機動性的環境下維持不中斷的連線將成為電動車的一項重大挑戰。為確保未來電動車的各項連網應用不會受到地域限制,鴻海MIH電動車聯盟近日成立全球通信研擬小組,並由創未來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王毓駒博士出任首位聯合主席。全球通信研擬小組旨在定義電動車全球通信的各項應用場景、技術架構,以及對應的技術規格與測試規範,以達成電動車無間斷且無死角的連線服務。創未來科技將從低軌衛星通訊角度切入,並與資通訊產業界各家廠商互相合作,整合各項車聯網技術以提出未來將應用於MIH電動車平台的全球通信解決方案。 創未來科技表示,在經濟部工業局的協助下,除了克服陣列天線的低成本規模化生產的關鍵技術問題,也將利用擔任MIH全球通信研擬小組聯合主席的期程之中,協助電動汽車廠商降低導入低軌衛星通信技術的障礙。並協助串聯衛星營運商、電子製造商與消費者,建立起互利共榮的架構生態系。 而針對全球通信研擬小組未來一年的時程規劃,王毓駒博士指出,希望在今年第四季完成一份全球通信使用案例的概念文件;在2023年第一季提供針對全球通信的技術架構文件;第二季預計將可展示全球通信的汽車使用者終端解決方案,並完成全球通信終端設備的規範指南; 並在第三季完成全球通信終端設備的測試標準指南。 「創未來科技」位於台灣新竹市,專注於研發與生產全球最先進電子掃描雷達和衛星通信系統。目前已成功開發我國太空第三期太空計畫使用之衛星通信酬載系統、並完成我國首個衛星合成孔徑雷達酬載實驗體。近期T.Radar Pro更在離島協助國軍完成首次的實戰,成效斐然口碑如潮。
今年在科技日展出的低軌衛星,是由鴻海研究院新世代通訊所與國立中央大學、創未來科技及國際廠商共同合作,並在太空中心的支持下,將成為台灣業界第一顆實驗低軌通訊衛星。此衛星結合大型相位陣列天線波束傳送,及上行下行資料傳輸的全雙工通訊設計,支援 ku/ka 多頻段通訊與多模組寬頻通訊系統,將可應用於多種通訊需求場景,展現研究院次系統設計與軟硬體垂直整合能力。
在全球各大衛星與航太與防務展中嶄露頭角的台灣新創公司-創未來科技,今年八月又加入三位學界相當具有權威性的教授。分別是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陳冠能講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的朱大舜副教授以及國立中央大學的蔡佩芸教授。 陳冠能博士在三維積體電路及先進封裝技術領域相當具有權威性,借調創未來科技前,陳冠能博士在陽交大擔任國際長、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副院長,目前亦在國科會微電子學門擔任召集人,更榮膺美國家發明家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院士與IEEE Fellow。今年八月起,陳冠能博士將從陽交大借調到創未來科技,在創未來科技成立先進封裝部門,負責各式雷達與衛星通信設備的先進封裝,並協助創未來科技實現車載使用者終端機的量產,讓不久的未來人人都能擁有自動駕駛車。 在中央大學電機系擔任副系主任的蔡佩芸博士,也在八月透過借調加入創未來科技。並將負責高頻衛星影像的處理器與加速器的晶片架構開發,以協助創未來科技透過現有的衛星合成孔徑雷達,進一步實現全球高頻衛星影像服務;讓未來線上高解析地圖不再只是靜態的,提供替代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自動駕駛所需的即時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加值服務。 而原先在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的朱大舜博士,更是辭去教職,在創未來擔任技術副總一職。在創未來科技負責晶片設計相關部門,協助創未來科技多項衛星與雷達關鍵產品之射頻與類比晶片研發、設計與量產。將可望讓創未來科技的產品,達到全球更小的重量體積與最低的量產成本。 在經過過去半年的快速成長,創未來科技的總員工數正式突破一百人。而工程師中有超過三成皆是博士,其中也不泛教職學界出身學者。也正是這樣深厚的學術背景支撐,才得以讓創未來科技不斷突破現有技術,成為低軌衛星通訊產業中,無法被忽視的耀眼新星。 「創未來科技」位於台灣新竹市,專注於研發與生產全球最先進電子掃描雷達和衛星通信系統。目前已成功開發我國太空第三期太空計畫使用之衛星通信酬載系統、並完成我國首個衛星合成孔徑雷達酬載實驗體。近期T.Radar Pro更在離島協助國軍完成首次的實戰,成效斐然口碑如潮。
近來全球無人機攻擊事件頻傳,雷虎科技與創未來宣布,明年將推出搭配整合無人機偵測雷達:T.Radar Pro的無人機攔截器。其中,無人機攔截器具備光學與微型AESA尋標器進行末端導引,具有市場亮點。
DX Korea是由大韓民國陸軍協會(AROKA)主辦,這個兩年一度的國防博覽會也是韓國唯一的地面部隊裝備展。今年的展會將在明天 (9/21)於韓國高陽市(Goyang, Gyeonggi Province)正式展開。作為亞洲最大的國防展之一,今年將有超過40個國家以及300家廠商共襄盛舉。 作為此次DX Korea的Pitch Day中唯一台灣廠商,台灣的創未來科技將於展覽期間全球首次發表其無人機偵測雷達和攔截器的整合系統。除了公司主力產品之一的無人機偵測雷達:T.Radar Pro,創未來明年也將量產功能整合的攔截器,攔截器具備光學與微型AESA尋標器進行末端導引。整合前雷達能偵測到無人機,整合後就能夠用整套硬殺系統對雷達定位的無人機進行快速有效的攔截。不論是商用或是國防應用上,如果遇到無人機入侵,這套系統可以立即鎖定無人機位置,並在必要時進一步將其擊落。近來全球無人機攻擊事件頻傳,從烏俄戰線到空襲擊殺查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事件,都可見無人機攻擊和防禦成為戰事規劃的顯學。創未來科技的無人機偵測雷達配合整合後的硬殺系統,就能以低成本高效能解決最近我國金門島出現的中國民用無人機擾民關鍵問題。另外除了無人機防禦產品,創未來科技也會展出低軌衛星產品線,包含低軌衛星通訊酬載以及衛星用遙測雷達(SAR)等。 創未來科技是一家位於台灣新竹的高科技公司,專注於研發與販賣相控陣雷達和通信系統的統包式系統服務和解決方案。核心技術是針對超薄全數位/混合相控陣系統和資料處理架構的研發;公司本身具有設計所有核心芯片、晶片組與演算法、也有自主測試相控陣列系統的能力。目前多數的客戶都屬於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領域,成立三年多來每年營收都有超過100%的年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