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room
TVBS
Anti-Drone
Mar 07, 2023

(…) 位於新竹的這間反無人機科技公司,為採訪團隊展示反制技術。 記者王皓宇:「在我旁邊的這一台是T雷達,是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主要功能是用來偵測無人機,相對於傳統的機械雷達,它不需要轉動,攜帶方便,操作簡易,可以用在比方機場或是個人防衛系統。」 反無人機公司執行長王毓駒:「展開的手臂它就會發射雷達的訊號,當然實際上環境更複雜,因為整個環境它有很多干擾物體。」 相位陣列雷達以多個小型發射與接收機,取代大型單一天線,運用移相控制電波發射方向,一台T雷的達搜索範圍120度,三台可以涵蓋360度全空域,迅速發現目標。 反無人機公司執行長王毓駒:「軟殺部分就是電磁干擾的方式來讓無人機失去這個GPS,讓它自己返航或者是降落,那硬殺部分的話是針對比較有惡意的無人機的時候,會用另外一台全自主的無人機,透過AI的方式把它給攔截下來,一方面是台灣自己的需求,一方面是反無人機這種全球性的需求,效能上也跟傳統的同一類型雷達比起來也是非常突出的。」 市面上反制無人機的方式不只一種,軍方、航空配有干擾槍,有無人機迫近,可以強行逼使對方降落或返航,但偵測過程中,要如何發現目標,是最大的問題。 (…)

Read more
上報
Anti-Drone
Feb 26, 2023

主要研發「無人機反制技術」的台灣公司「創未來科技」執行長王毓駒證實,該公司目前目標是在2023年每月達到100個雷達量產,以供應台灣軍隊的大規模部署,對抗來自中國的無人機威脅。 軍事新聞網站「Defense News」報導,全球規模最大的第16屆IDEX防務展與第7屆NAVDEX海事展,於20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達比展開,並於24日落幕,今年共有3家台灣廠商參展。 其中,「創未來科技」執行長王毓駒在IDEX接受專訪時坦言,該公司旗下主力產品、無人機偵測雷達「T.Radar Pro」的設計目的是在於「建立一個完整的空中防禦系統」,以保護台灣免受不同類型且無處不在的中國無人機威脅。 王毓駒進一步解釋說,T.Radar Pro雷達的開發遵循4個原則:低成本、體積盡量保持輕巧,具備4D微多普勒(micro-doppler)功能,藉由檢測移動物體的速度,準確區分多旋翼無人機與一般鳥類,以及可在城市環境中,對抗小型及低空飛行目標的攻擊性能。而T.Radar Pro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於圖像識別應用程序的開放架構、進行航空交通管理以及用於硬殺傷或軟殺傷對抗。 王毓駒指出,在台海局勢最緊張的時候,他們部署的雷達曾在一周內,檢測到多達100架中國無人機在台灣上空進行監視。T.Radar Pro目前由台灣軍方採用,主要部署在台海關鍵島嶼,在台灣海峽這樣險惡的環境,事實上也不容易準確偵測到敵方無人機,因為強勁的海浪有時候會被誤以為是目標。 基於國內及國際需求的增長,「創未來科技」預計在2023年達到每月100個T.Radar Pro雷達的量產,並考慮在台灣開設第二個生產基地。T.Radar Pro雷達可以單獨出售,也可以與其公司的攔截器一起購買,攔截器具備光學與微型AESA尋標器進行末端導引。 單獨的雷達能夠偵測到無人機,而與攔截器整合後,就能夠用「整套硬殺系統」對雷達定位的無人機,進行快速而有效的攔截。如果遇到無人機入侵,這套完整系統能夠立即鎖定無人機位置,並在必要時進一步將其擊落。「創未來科技」還表示,可依應對不同情況的需求,選擇彈頭。 王毓駒強調,台灣軍隊在面對中國時不希望成為第一個發動攻擊的人,因為這可能會迅速升級為全面戰爭。他們防空平台的設計考慮到了這一點,其中每個不同的系統代表一個邏輯鏈,試圖在最初避免使用硬殺傷對策。 「創未來科技」成立只有四年,但其T.Radar Pro雷達已經在台灣、中東以及南亞地區擁有廣大市場。搭載T.Radar Pro雷達的無人機探測距離可達5公里,重量僅有15公斤,此為這項產品最吸引客戶的兩個特質。 近年來,來自中國無人機對台灣的威脅日益嚴重,中國軍方輿論也認為,無人系統在台海兩岸發生戰爭時,可能會在有針對性的打擊中發揮關鍵作用。

Read more
聯合新聞網
Anti-Drone
Feb 25, 2023

兩年一度阿布達比防衛展在24日劃下句點。大會統計參觀人潮為13萬2507人次,促成的合約價值為233.4億迪拉姆(約為63.5億美元),相較航展動輒數百億美元,防衛展雖然相對不大,但非公開的交易價值外界就難以估計。本次防衛展是Covid-19疫情疫後,同時也是俄烏開戰後首次國際性的防衛大展,除了參展廠商數量為前次的2倍之多,達到65國1353家之譜。各家廠商有什麼新科技,對於國際局勢,戰略和戰術上又有什麼解決方案,都是各國政府武器採購部門,甚至軍火代理商高度關注的重點。 相較過往幾屆的防衛展,受到矚目的亮點產品多半為大型地面裝備,本次的防衛展,扣除掉本來就只能來展模型的系統商或是軍機製造商,明顯各家的商品都變得迷你許多。在俄烏開戰後大行其道的無人機變成本次展會各家競爭的焦點,同時衍伸出的遊蕩彈藥(Loitering Munition)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不只大廠在做,連眾多規模較小的製造商也對這市場躍躍欲試。 相對各國大小軍工廠商擠破頭的在中東這個東西方匯流的市場上競爭,亞洲的主要軍工業,如韓國航太,新加坡科技工程、日本川崎重工都在參展廠商之列。大陸這次則是以中國軍工為名,將57家廠商盡量集中在第11展館。而臺灣本次的3家參展廠商都是首次參展,因此位置都集中在大會安排的第一展館,就設在美國大廠洛克希德馬丁隔壁,以取得較好的曝光機會。 (…)

Read more
Others
Anti-Drone
Feb 25, 2023

Тайваньская оборонная компания Tron Future Tech., специализирующаяся на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 противодронных систем для армии, заявила о массовом развёртывании средств противодействия БПЛА. Как уточнили в руководстве фирмы-подрядчика, она намерена выпускать ежемесячно по 100 единиц таких устройств из-за растущего спроса на них.

Read more
DefenseNews
Anti-Drone
Feb 25, 2023

The CEO of Taiwan-based company Tron Future, whose counter-drone radars are already used by the Taiwanese Army, says the systems are ready for mass deployment, eying a production rate of 100 per month for 2023 based on increased demand. Tron Future is only four years old, but its T.Radar Pro technology has already found an […]

Read more
聯合新聞網
Space Tech
Feb 21, 2023

參加今年IDEX防衛展的三家台灣廠商,創未來科技是唯一屬於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的成員。除了無人機反制,另一個一個業務重點是人造衛星,這次將在阿布達比展出。公司執行長王毓駒指出,創未來在衛星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合成孔徑雷達(SAR),以及訊號傳輸設備,國內主要的合作對象是行政院太空中心。 (…)

Read more
聯合新聞網
Anti-Drone
Feb 20, 2023

全球最大的軍武展會「阿布達比國際防衛展暨海事展」,20日在國家展覽中心正式揭開序幕,這是疫情後首次的大型國際軍武展會,將有超過65國及1300項的展品在此展出。在俄烏戰爭將要持續超過1年之際,在此軍武展會也可看到各國國防部會與軍火廠商在戰略層級的思考概念,也因俄烏戰爭造成改變,不僅無人機系統,反無人機系統在本次展會更是各路廠商爭奇鬥艷。   聯合報本次為台灣派員前往阿布達比採訪IDEX/NAVDEX的唯一媒體,展會期間將持續帶來即時的展會報導。

Read more
聯合新聞網
Anti-Drone
Feb 20, 2023

2023年阿布達比防衛展(IDEX),2月20日至24日舉行。聯合報曾於2022年採訪新加坡航空展,是當時全台唯一派員前往報導的綜合媒體。今年IDEX有三家台灣廠商參展,研發無人機反制技術的創未來科技,是去年唯一參加新加坡航展國內廠商。聯合報數位版在阿布達比防衛展前,向讀者介紹這場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防務展,訪問創未來科技執行長王毓駒,介紹反無人機以及衛星科技方面的研發成果。 (…)

Read more
TechNews
Anti-Drone
Feb 02, 2023

剛在 2022 年 12 月取得國防部軍用商歸小型無人機開發合約的雷虎科技,近一年來與創未來科技合作開發出可有效反制無人機的攔截系統,預計今年第二季可推出原型機進行測試。 雷虎科技在去年 12 月和經緯航太與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共同贏得國防部軍用商規無人機合約,擔任微型款式的主導廠商。 2022 年 9 月雷虎與創未來科技於亞洲最大國防展「南韓國防博覽會(DX Korea)」中,展示出一套反無人機系統,由創未來科技開發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ESA)提供有效偵測,並發射雷虎科技開發,原理類似美軍「彈簧刀」徘徊彈藥概念的無人機攔截器進行硬殺。 雷虎科技也表示,這套無人機攔截系統預計可在今年第二季完成原型機建造,並開始相關測試,此外國防部軍用商規無人機的微型款式,也將於本月結束前完成簽約並開始測試,並在今年底開始接單量產。 有鑒於無人機在烏俄戰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政府與國內廠商聯手加速國產軍用無人機的技術和生產整合,以求快速提高國軍無人機戰力。

Read more